中醫將嬰幼兒期的皮膚炎稱為「胎斂瘡」或「奶癬」;成人的皮膚炎則被稱作「濕瘡」、「浸淫瘡」或「四彎風」等。中醫對於異位性皮膚炎的理解是「濕熱內蘊」及「外感風邪」,治療原則以「止癢」為治標,「減敏並改善體質」為治本,幫助患者回歸正常生活。

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s,簡稱AD)是一個反應在皮膚上,但實則是由免疫系統所引起的病徵。受到異位性皮膚炎困擾的年齡範圍極廣,由小嬰兒成年人、老年人,都是可能是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全台目前至少有300萬人飽受異位性皮膚炎之苦,且由於病程反覆冗長,許多人擔心長期使用抗生素、類固醇會產生藥物副作用時,會轉向中醫治療。

中醫對於異位性皮膚炎的理解:濕熱內蘊及外感風邪

中醫典籍依據病人的年紀以及發作的部位,而對皮膚炎有著不同的名稱。如在嬰幼兒期的皮膚炎稱為「胎斂瘡」或「奶癬」。隨著孩子長大成人,他們身上的皮膚炎則被稱作「濕瘡」、「浸淫瘡」或「四彎風」等。

雖然名稱不同,統整中醫對於皮膚炎疾病的理解,普遍為先天不足,雖然發病的部位在於體表,但實際上為體內發炎,與中醫理論上的肺、脾、腎三臟有密切關係。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師許世源便認為,異位性皮膚炎是由於脾胃先天較為虛弱,加上日後飲食習慣影響,如食用辛辣刺激食物、或是暴飲暴食等,便會容易讓脾胃受損、功能失常,而導致「濕熱內蘊」。此時如果又「外感風邪」,體內濕熱與外感風邪交互,便會在皮膚處產生病徵。

在中醫典籍中的「外邪」,可以分作風、寒、濕、暑、燥、火六種,又被稱為「六邪」。六邪其實是四時氣候的特徵,也意味著外來的刺激因子對於身體的刺激,而誘發出皮膚的病兆。又因為濕熱體質在中醫理論中的特徵為黏膩濁重,因此患者容易病情反覆,較難痊癒。

臨床上,中醫發現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多為濕熱蘊膚證。有的患者若是脾胃虛弱,容易使病情反覆,轉為慢性,脈象表現便為脾胃虛弱證。有的患者皮膚乾燥粗糙呈苔癬狀,則是因為濕熱內蘊,傷陰耗血,血虛狀態下又受風燥,而使肌膚失養,脈象呈現陰傷血燥症。

中醫對於異位性皮膚炎治療觀點

異位性皮膚炎在臨床病徵上可分作急性期與慢性期,無論中、西醫在治療異位性皮膚上,急性期與慢性期的方針均不相同。

如同西醫觀點中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的關鍵二方向:重建肌膚屏障以及調節免疫系統;中醫的治療原則以「止癢」為治標,「減敏並改善體質」為治本。廣義地看待中、西醫的治療方針,發現其核心原則其實相同:都是以舒緩病灶症狀、回復肌膚正常狀態;再更進一步地調整體質,讓免疫系統正常運作。

中醫觀點中,急性期是由於熱邪和風邪相合,因此在治療上可以用清熱、涼血、袪風之藥,符合中醫中異位性皮膚炎為「熱鬱結於肌膚」的觀點。

藥方以消風散、黃蓮解毒湯、荊芥、防風、蟬蛻、生地、黃芩、黃柏、梔子、苡仁、茯苓、白蘚皮、滑石、銀花、連翹為主。

慢性期的患者皮膚多半有乾燥脫皮、色素沉著或是呈現苔蘚狀皮膚粗糙化的現象,癢感斷續發作,在治療上以養血、養陰、袪風為主。藥方以生地、玄黃、當歸、赤芍、僵蠶、白蘚皮等。在體質調理方向,則多使用玉屏風散及香砂六君子湯。

除了內服中藥,中醫也會視情況開立中藥藥膏,如紫雲膏、黃連膏等;或是以藥材煮滾成藥水後,請病患泡澡或濕敷。不論那一種方式,都是減輕患者的搔癢,降低患處的物理刺激,是讓皮膚快速穩定下來的關鍵。

中藥成方對於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效果

國外研究Zemaphyte及PentaHerbs均有成效

不僅是台灣,異位性皮膚炎是全球困擾。全世界有5~20%的小孩為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都市的發生率高於鄉村,且約有50%的病童會反覆不斷地發作。

在國外已經認可中藥調理異位性皮膚炎的成效,Harper醫師曾報告倫敦一位華籍的羅姓女中醫師以她的處方改善了好幾位患有濕疹的病童。後來幾位醫師以雙盲測試的方式,在受試者與研究人員均不知道試驗組及對照組的情況下,評估慢性異位性皮膚炎的病人對中藥「Zemaphyte」的成效。Zemaphyte是由十種中藥組成,包括荊芥、防風、白頭翁、木通、地黃、赤芍、淡竹葉、白蘚皮、蒺藜、甘草。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服用中藥八週後,病灶的改善明顯優於對照組。更進一步地研究發現,Zemaphyte可以改善異位性皮膚炎病理機轉中的免疫反應。另一個中藥配方PentaHerbs(其組成為丹皮、黃柏、金銀花、薄荷及白朮)在中至重度的異位性皮膚炎兒童患者中也有顯著改善臨床症狀以及提高生活品質及免疫功能。

但在香港學者的研究中,卻無法觀察到Zemaphyte對於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有相同顯著的療效。在台灣,台北榮民總醫院也依據類似Zemaphyte的藥方進行試驗,同樣無法觀察到顯著的療效。港台的醫生們認為這個結果差異可能有兩個原因:第一是人種不同,療效與種族差異性相關。第二是台灣的試驗中並未排除滲出性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這是英國試驗中所排除的患者。

台灣研究消風散對於異位性皮膚炎的成效

台灣的研究團隊以另外兩個中藥成方:養血益膚方(由生地黃、赤芍、丹皮、紫草、川木通、刺蒺藜、白蘚皮、知母、當歸、雞血藤、夜交藤、苦參根、防風、生苡仁、枳殼、生甘草),以及消風散(荊芥、防風、當歸、生地、苦參、蒼朮、蟬蛻、胡麻仁、牛蒡子、知母、石膏、八月瓜、甘草),針對慢性異位性皮膚炎以雙盲安慰劑進行試驗,達到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台灣長庚醫院中醫科曾數據統計了門診針對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時所開立的方劑,消風散為最常使用的方劑,佔整體比例16%,但由於門診患者以兒童及青少年居多(平均年齡為18歲,眾數為12~18歲區間),醫生在開立藥方時會考慮到對於兒童的適合程度,如藥性以及適口性。

雖然曾有日本醫師以動物實驗提出消風散可以抑制肥大細胞釋放血清總免疫蛋白E,但台灣針對使用消風散的患者作進一步的血液檢查,研究認為其藥效並非作用於患者的免疫系統,其作用機轉仍待進一步的研究。

在以科學方式探討「中藥與異位性皮膚炎治療」的課題中,雖然可以觀察到顯著的治療成果,但目前的受試者仍以慢性、病情頑固、病灶呈現苔蘚化類型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為主;對於急性期的患者仍較缺乏研究數據。

中西醫治療併用,還給患者優質的生活狀態

目前西醫治療異位性皮膚炎仍是以類固醇作為臨床上最有效果的藥膏,它可以迅速抑制皮膚的發炎反應,且有良好的止癢功效。但長期使用可能會產生皮膚萎縮變薄、色素改變或是微血管擴張、毛囊炎等副作用。尤其當患者尚未成年時,父母總是會擔心使用藥物對於孩童的成長是否有所傷害。

不論是短期為了減少類固醇的使用,或是長期控制異位性皮膚炎的發作,越來越多人選擇西醫、中醫併用,以期在藥物使用與生活品質的兼顧下,找到以病人為中心(patient-centred)的治療模式。異位性皮膚炎雖然無法根治,但是在醫藥與生活習慣的配合下,卻可以有良好的控制,將疾病對於日常生活、人際社交等的影響與壓力降至最低,回歸正常生活!

 

本文感謝陳家駒醫生協助指正審訂!

陳家駒中醫師‧門診不能說的事 

陳家駒中醫師‧門診不能說的事 臉書粉絲團 

 

參考資料

林敬凡、劉碧華、黃子坪、連心瑜、陳俊良、顏宏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使用中醫藥型態分析研究〉

鄭慧滿,〈中藥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病患之療效評估及免疫學研究〉,《中醫藥年報》第24期第2冊

 

更多相關文章

過敏首部曲!decent rossi帶您瞭解兒童異位性皮膚炎的機轉與臨床症狀

難根治但可控制!decent rossi帶您瞭解成人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新法

雙管其下平異位性皮膚炎!decent rossi帶您瞭解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