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word('consent_desc')}} {{word('read_more')}}
{{setting.description}}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類固醇是醫界使用廣泛的藥物,對於急性的發炎有極佳的緩解作用。類固醇藥物分作四種不同的劑型,有外用、口服、吸入型和注射劑型。依據患者的病徵、部位等需求不同,醫生會開立不同劑型的藥物。
民眾對於類固醇副作用的印象根深蒂固,甚至有「類固醇懼症」。長期使用類固醇確實有月亮臉、水牛肩、高血糖、易感染等的副作用,但更多時候是由於不當使用,而讓患者曝露於類固醇使用的風險中。
類固醇無論是使用方式或是使用時間都需要與醫生討論,切勿自行停藥,或是自行購買類固醇藥物使用,才是保護自己、避免類固醇副作用的最佳作法。
「醫生,可以不要開類固醇嗎?」
根據健保統計,每年有高達一億多筆的處方數量,可以說是使用相當廣泛的藥物。但是,很多患者看到醫生開藥時有「類固醇」一項,便會不自覺脫口而出上述的請求,反映出民眾對於類固醇藥物使用的疑慮。
目前醫界所用的類固醇藥物分作四種不同的劑型,有外用、口服、吸入型和注射劑型。依據患者的病徵、部位等需求不同,醫生會開立不同劑型的藥物。
外用類固醇藥膏依照抗發炎的強度分作七級,第一級最強,第七級最弱。又依據不同的劑型,分為軟膏(ointment)、乳膏(cream)、凝膠(gel)與洗劑(lotion)。軟膏的滲透力和保護力強,但太油膩;乳膏可水洗易推展;凝膠和洗劑則清爽。需要提醒的是,洗劑(lotion)其實是俗稱的「藥水」,而非清潔液。醫生會依據病灶部位的不同,開立不同劑型的藥物。
目前台灣所使用的口服類固醇劑量為一錠4mg或5mg,多使用於減少發炎及疼痛,會使用於慢性或是急性發炎等的問題,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
吸入型類固醇適用於氣喘患者,讓藥物可以直接作用於氣管以及鼻腔,更為有效地減緩發炎以及降低氣喘發作的機會。在合理的使用(一天兩次,一次按壓兩下)範圍內,一天患者所吸入的類固醇不會超過1顆口服類固醇的劑量,所以長期、正常使用下,幾乎不會產生副作用。
類固醇最初是由美國醫生Hench以注射方式使用在嚴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身上,在連續注射了幾天類固醇後,原本無法行走的患者不僅疼痛感消失,甚至可以起身行走!Hench醫生和他的團隊也因此榮獲1950年諾貝爾醫學獎的殊榮。目前針劑的類固醇仍被使用於關節、肌肉等處,作為急性發炎疼痛問題的緩解。
另有一類注射型的類固醇是由於患者自體免疫疾病突然爆發,或是接受器官移植者,需要在短時間內使用大量類固醇來抑制免疫系統。因此會使用靜脈注射的方式,讓類固醇達到最大效用。
長期使用類固醇的人外型常給人不可思議的類似感:臉圓、肩膀腫脹、身體肥胖但四肢卻細細的。
這便是俗稱的月亮臉、水牛肩,在醫學上則稱作庫欣氏症候群(Cushing's syndrome)。庫欣氏症候群是一種內分泌疾病,源於體內腎上腺皮質醇過高而產生的徵狀。因為類固醇藥物便是一種人工合成的腎上腺皮質激素,因此在服用一定劑量後,會讓患者的體內脂肪產生重新分配的現象。
當服用一定程度的類固醇後,患者會發現自己身體容易水腫,因此產生「類固醇是不是會傷腎」的疑問。但其實是類固醇造成鈉滯留體內,使得水分和鹽分不易排出所致。
當患者過度使用類固醇時,會造成高血糖的副作用,又被稱作類固醇糖尿病。
這個現象源於體內的兩個機轉:一是當類固醇作用於胰臟時,會過度分解蛋白質;蛋白質分解所產生的胺基酸,會被肝臟轉為葡萄糖。二是類固醇會抑制胰島素的分泌,增加細胞的胰島素抗阻。多重原因之下,讓患者體內血糖過高。
對於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的患者而言,類固醇可能減少鈣質的吸收,以及抑制成骨細胞的增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會建議格外注意飲食的鈣質補充,多攝取牛奶、乳製品、小魚乾及菠菜、芝麻等等鈣質含量較高的食物,以及增加運動的習慣,以減低骨質疏鬆的風險。
因為類固醇具有抑制免疫的作用,長期服用下會對於身體免疫系統造成傷害,加感染的風險,較為常見的是患者容易引發口腔黴菌感染。
多數人聽到醫生開立類固醇的第一反應都是反問醫生:「可不可以不要用類固醇?」,過去類固醇有「美國仙丹」之稱,幾乎所有疑難雜症,都可以使用類固醇作為緩解。
由於類固醇的成效太好,讓部分藥品以及民間療法也自行使用類固醇,在濫用下而讓不少使用者深受類固醇副作用所苦。因此,在民眾心中的「美國仙丹」墜下神壇,成為人人驅趕的過街老鼠。
任何藥物都有它的副作用,而類固醇的副作用更多來自於在無醫囑下被不當地使用。在外用藥膏的部分,不少民眾使用了類固醇藥膏緩解了急性發炎症狀後,誤以為可以長期使用為保養,又推薦給家人朋友使用,反而讓肌膚變薄、容易泛紅,形成「類固醇酒糟」的症狀。
以口服類固醇為例,醫生會建議患者按時吃藥,最好於早晨服用,因為這是人體自然分泌的腎上腺皮脂醇濃度較高,符合人體正常的生理狀況,可以降低對作息的干擾。如果忘記吃藥時,請儘快補吃。
服用類固醇時最忌諱自行停藥,可能會造成噁心、嘔吐、食慾降低、頭痛、發燒等。若是症狀已經減緩,患者需和醫生溝通藥物減量,讓身體逐漸接受、習慣腎上腺皮脂醇濃度的變化。
若是外用的類固醇藥膏,則需注意藥膏只需塗抹於患處,儘量不要擦到其他健康皮膚上,避免大範圍地擦藥導致吸收更多,更容易引起副作用。塗抹藥物的時候儘量使用棉花棒,薄擦一層即可。
許多民眾在有皮膚問題時會自行前往藥局購買外用藥膏,但在不明白皮膚病灶原因便貿然用藥,其實是一項具有風險的行為。許多外用藥膏訴求多功能,其藥效成分中可能含有類固醇。若是藥物的效力不夠,使用者可能會增加使用次數或是用量,反而讓自己一直曝露在類固醇的環境下,更容易有副作用的影響,應該避免。
參考資料
梁淑真藥師,〈長期使用類固醇的併發症〉,《藥學雜誌》第11卷第2期
更多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