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

  • 成因是多因素造成的,主要與 遺傳、免疫系統異常、皮膚屏障缺陷 、皮膚微菌叢改變 以及 環境因素 有關
  • 『反覆』發作的慢性皮膚發炎濕疹
  • 常合併有過敏性鼻炎、氣喘及家族過敏史
  • 規則治療,配合長期保養才能減少復發
     

治療方法

一. 口服及外用抗發炎和止癢藥可迅速緩解。

 

二. 症狀緩解後,可維持口服止癢藥使用,搭配日常潤膚劑,以及抗發炎藥膏的週末療法,減少復發的機會。

  • 週末療法:在容易發作濕疹的部位,固定每週六或每週日塗抹一至兩次抗發炎葯膏。

 

三. 針對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個案,可以使用光照治療、免疫調節藥物、生物製劑與小分子藥物

  • 光照治療:使用窄波紫外線,穩定皮膚免疫系統,一週照射2~3次,連續接受治療三個月以上皮膚可維持較長時間的穩定狀態,並減少藥物的使用。
  • 外用免疫調節藥物,可減少外用類固醇使用,避免類固醇造成之副作用
  • 口服免疫調節藥物,可減少口服類固醇使用,每三到六個月抽血檢查肝腎及血球功能,可搭配光照治療提高療效
  • 施打生物製劑與口服小分子藥物,因屬於高價藥品,健保審查條件較為嚴格,皮膚病灶須達到一定嚴重程度,並且接受傳統治療六個月以上,方可送件審理。
     

 

日常保養

  • 避免吃人工添加劑的食物及甜食。
  • 夏天多流汗,可用清水擦拭身體並更換乾淨衣物
  • 天冷皮膚乾燥,可以多使用潤膚劑,盡量避免搔抓。
  • 可選擇低刺激性的沐浴乳。
  • 平時要有合適成份的保濕乳,不含香精、酒精及Paraben類防腐劑。 

 

文章資料來源:皮膚專科 葉千豪醫師